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
中鐵資源“開路先鋒”礦業文化
中鐵資源各單位要在堅持“六個統一”的基礎上,結合集團公司和各企業實際,強化樹立“四大核心理念” “十大工作理念”和“一個品牌宣傳語”,培育具有中鐵資源特色的“開路先鋒”礦業文化理念體系,其理念體系簡稱為:中鐵資源企業文化“四梁十柱一面旗”?!八牧骸笔侵钙髽I使命、企業愿景、企業核心價值觀、企業精神四大核心價值理念?!笆笔侵附洜I理念、管理理念、安全理念、質量理念、環保理念、人才理念、廉潔理念、品牌理念、從業理念、學習理念等十項具體工作理念?!耙幻嫫臁笔侵钙髽I品牌宣傳語。
要準確把握中鐵資源集團“開路先鋒”礦業文化理念體系豐富內涵及內在邏輯關系,真正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核心價值觀
守正創新:堅持守正和創新相統一,既要保持戰略定力,始終不渝守住方向、守住立場、守住根脈、守住底線,又要勇于開拓創新,以新的理念、思路、辦法、手段解決企業改革發展中存在的矛盾問題,把問題找準、把根源挖深、把整改做實,不斷推進自我革命,推動企業在向上向好的基礎上更上層樓。
行穩致遠:堅持走得端、行得穩,有所為有所不為,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向前進;堅持打基礎利長遠,求真務實、真抓實干,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堅持深化改革,突破瓶頸制約,解決發展難題,激發企業活力和潛能;堅持底線思維,強化危機意識,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確保企業始終沿著正確的軌道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向上向善:樹立高遠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國情懷,立志成為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有貢獻的時代新人;把學習當成一種工作責任、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精神追求,通過學習開闊視野、提升格局、提高本領;常懷“進取之心”,常踐“實干之行”,在奮斗和奉獻中實現人生價值;崇德向善、擇善而從、見賢思齊,傳遞正能量、弘揚真善美,形成向上向善的強大力量。
勇爭一流:以敢為人先的魄力、敢謀大業的勇氣、敢于擔當的作風,大膽闖、大膽試、大膽干,解放思想謀發展,放開手腳干事業;以“滾石上山”的拼勁、“釘釘子”的韌勁、“啃硬骨頭”的闖勁,涉險灘、闖關隘,迎難不畏難、克難勇攻堅;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變壓力為動力,化不利為有利,勇當高質量發展排頭兵,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
企業精神
勇于跨越:發揚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敢讓“天塹變通途”的優良傳統,為國家重大工程建設再立新功;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搏擊前行,不斷開辟新的經營領域、拓展新的市場空間;立足國內市場、融入全球經濟,勇于向海外市場跨越;踐行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追求至上至善、永不停步,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追求卓越:精心設計、精心施工,為國家、為社會奉獻一流服務與優質產品;造就為國盡責、為民造福、技術精湛、業務過硬的員工隊伍;深化企業改革、轉換經營機制,順應潮流、與時俱進,實現體制創新、管理創新、科技創新;創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著名品牌、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人企合一的卓越企業。
中鐵資源企業使命:開發資源惠天下
“開發資源惠天下”既體現中鐵資源面向世界開發礦產資源的戰略定位,又體現中鐵資源高度負責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中鐵資源是世界500強——中國中鐵的新興業務板塊,肩負著打造股份公司新的經濟增長點、成為股份公司高質量發展支柱產業的重任;是中央企業成員單位,肩負著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重任;是市場化運作的國際礦業集團公司,肩負著與駐在國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重任;是擁有眾多子公司、數千名中外員工的礦產資源企業,肩負著強企富工的重任。中鐵資源充分發揮專業技術優勢,開發海內外礦產資源,為社會發展提供優質礦業產品,通過提高效益造福社會、造福駐在國、造福股東、造福員工,惠及民生,“天下利利天下人”是企業的美好愿望,更是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
中鐵資源企業愿景:鍛造國際一流的礦業集團
中鐵資源自2007年誕生之日起,全體干部員工奮發圖強、艱苦創業,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快速崛起為國內礦產資源行業的新銳。但我們追求的腳步永不停息,致力將集團公司鍛造為國際一流的礦業集團。我們的優勢表現在: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其中銅、鉬、鉛、鋅的資源量在國內同行業居于前列;擁有優秀的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其中研究員、高級工程師人數不斷增加;擁有母公司——中國中鐵的強力支持,其中“資源財政化”的合作模式,為企業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因此,我們的企業愿景是能夠實現的。我們要通過科學管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鍛造客戶認可、市場認可、民眾認可、國際認可的中鐵資源品牌,這是中國中鐵的期望,也是企業未來發展的方向。
中鐵資源“十大工作理念”
(一)中鐵資源經營理念:誠實守信 合作共贏
誠實守信,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生存、發展之本。企業要對客戶講誠信,言必行、行必果,為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優良的服務;要對社會講誠信,守法經營,踐行承諾;要對股東講誠信,通過科學管理,確保股東利益最大化;要對員工講誠信,信守合同、凝心聚力,維護員工的合法權益。同時,誠實守信也是員工的為人之道、立身處事之本。員工要對企業講誠信,遵章守紀,愛崗敬業,與公司榮辱與共;要對崗位講誠信,恪盡職守,努力工作,做一名優秀的好員工。
合作共贏,是企業在跨國經營中的生存、發展之道。作為所屬企業多為股東多元化、員工多元化、所有制多元化的集團公司,中鐵資源各成員企業特別是境外企業,在生存和發展過程中離不開與當地政府、股東單位、所有員工以及周邊社區的良好合作,因此,堅持合作共贏是企業在當地安身立命的前提和根本出路。其內涵要義就是:致力與政府的合作共贏,優化營商環境;致力與股東的合作共贏,提升決策效率;致力與員工的合作共贏,共享企業成果;致力與周邊社區的合作共贏,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企業生產經營創造有利的外部環境和社區環境。
(二)中鐵資源管理理念:依法合規 降本增效
依法合規,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首要前提。特別是在跨國經營的實踐中,務必要遵守駐在國法律法規,遵守當地民風民俗,建立適應國情、民情的經營管理機制;要合規決策,按照公司章程和法人治理結構依法行使職權,“三重一大”問題實行科學民主決策,建立企業各層級科學決策機制;要合規運行,做到程序規范合理、責任明確到人、督查督辦有力,建立執行順暢并可追溯的有序運行機制。
降本增效,是企業的永恒主題。作為以資源開發、商貿物流和工程服務為主要業態的礦業企業,成本控制力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只有持續降本增效,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領優勢、把握主動,才能在產品價格的跌宕起伏中生存下來、發展起來并始終立于不敗之地,才能真正實現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三)中鐵資源安全理念:生命至上 安全第一
企業要尊重生命。企業必須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要加大宣傳教育和培訓力度,健全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及時排查風險隱患,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維護好生產生活秩序,切實把確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實處。要用安全意志去保障,讓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觀念滲透企業發展全過程;應該用安全制度去保障,讓規章制度、操作規范指引工作生產全過程;應該用安全責任去保障,讓層層包保、執紀問責貫穿經營管理全過程。
員工要珍愛生命。員工是企業最寶貴的財富,是企業生產經營和生存發展的根本;員工的生命至高無上,保護員工的人身安全是企業管理的首要工作。所有員工都要立足崗位提高安全生產技能,認真按照操作規范執行任務,打牢生命“保護傘”;應該嚴格遵守安全規章制度,堅決杜絕違章指揮違規操作現象,建立生命“防火墻”。
(四)中鐵資源質量理念:匠心品質 持續改進
匠心品質:堅守工匠之道,注重品質之心,樹立對職業的敬畏、對工作的執著、對產品的負責,以精益求精、臻于至善的信念優化工藝,生產精品,努力創造中鐵資源及其所屬企業冠名的產品品牌。
持續改進:是生產型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和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持續改進要貫穿整個管理過程,領導層追求卓越,不斷發現缺陷修正問題,逐步完善、逐級提高管理水準;持續改進要貫穿整個執行過程,員工層精益求精不斷發現不足補齊短板,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提升工作效率;持續改進要持續推動沒有止境,社會變化永不停息,企業鼓勵每一個工作環節的微小改進,每一名公司員工的微小進步,積少成多提高企業綜合實力。
(五)中鐵資源環保理念:綠色發展 美麗資源
綠色發展,就要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發展理念,始終把綠色發展作為企業的生命線,把綠色發展能力作為資源開發的核心能力,積極推進智能礦山、數字工廠、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工業機器人、5G通信等新技術應用,進一步提高礦山開采、生產加工等重要環節的綠色技術水平,全面打造“本質安全、智能智慧、綠色生態、社區和諧、效益領先”的“國際一流礦業集團”。
美麗資源,既是美麗礦山資源,更是美麗中鐵資源。這是綠色發展的根本目標。集團公司和各成員企業,都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企業發展的突出地位,融入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各方面和全過程,在一線建設美麗的礦山家園,在全集團建設美麗的中鐵資源。在礦山開發建設過程中,要充分考慮資源、環境的承載力,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在礦山設計生產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環保節能技術和社會環保資源,實現節能減排;在礦山管理運營過程中,要以“綠色發展”為核心指標,落實責任主體建立考核體系。用“綠色”理念指引礦山開發、生產和發展,讓礦山天藍水碧花更艷,為建設美麗中國和美麗世界貢獻中鐵資源力量。
(六)中鐵資源人才理念:以人為本 融合共進
以人為本,就是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牢固確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第一資本、第一推動力的思想,努力搭建員工發展平臺,增加員工發展機會,增強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和團隊精神,達到員工自身價值體現與企業不斷發展的有機統一。
融合共進,就是要融入企業、團結合作,實現人與企業的共同成長和共同進步。這是中鐵資源員工與企業同舟共濟的選人用人理念。集團公司及其所屬企業的員工來自不同國家和不同行業,擁有多種勞動合同關系,作為管理者和管理單位,必須一視同仁,要為每一名員工搭建成長賽場,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同步出發,做到公平競爭,人盡其用;要為每一名員工創造成才環境,在同一片陽光下展露才華,做到公開競爭,人盡其才;要為每一名員工提供成功平臺,在同一把尺子下度量長短,做到公正競爭,人盡其能。同時,員工要融入企業、忠誠企業,與企業榮辱與共,在企業經營發展中成長成才;要勇于擔當,積極進取,敢于攻堅克難,努力在企業實現人生價值。
(七)中鐵資源廉潔理念:風清氣正 業興人和
持續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倡廉工作,堅持不懈糾“四風”、治歪風、樹新風,有力促進企業黨風政風向上向善、干部作風不斷好轉、黨群干群關系日益密切,努力營造風清氣正、氣正心齊、心齊事成的良好局面。
(八)中鐵資源品牌理念:開發資源 創造價值
打造中鐵資源“開路先鋒”礦業文化,樹立中鐵資源“開路先鋒”礦業品牌,基本任務和要求就是:踐行“三個轉變”,加強品牌建設,提升企業知名度、美譽度,樹立企業良好形象;依托國際國內兩個市場,著力構建以“礦山開發” 為主體、以“商貿物流、礦山服務”為兩翼的“一體兩翼”經營格局,獲得競爭新優勢;增強全球資源配置能力,提升國際化經營水平;持之以恒加強技術創新和工藝優化,降本增效,提高品牌附加值,增強企業盈利能力,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做強做優,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真正實現“開發資源,創造價值”。
(九)中鐵資源從業理念:忠誠敬業 主動作為
忠誠敬業,是對中鐵資源員工政治品質和職業素養的基本要求。作為國有企業的黨員干部和員工,我們要始終做到心中有黨,堅定理想信念,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把對黨忠誠作為首要的政治品質,把講政治作為第一要求,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確保各項工作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同時,要忠誠企業,愛崗敬業,把工作當事業,把崗位當飯碗,堅定執著守好每班崗、心無旁騖地干好每件事,努力為企業多做貢獻。
主動作為,是對中鐵資源員工工作態度和工作作風的基本要求。廣大員工要以飽滿的工作激情、強烈的責任心在各自的崗位上勇于任事、敢于擔當、主動作為,面對大是大非敢于亮劍,面對矛盾敢于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于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于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于堅決斗爭;要傳承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法和艱苦創業的優良作風,始終保持在狀態、有激情、勤調查、敢作為的精神狀態,錘煉好“想做事、能做事、做成事”的工作本領,為推動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十)中鐵資源學習理念:崇尚知識 知行合一
崇尚知識,就是要教育引導員工深刻認識到“知識就是力量”的內涵和道理。各級組織要把創建學習型組織作為重要任務,通過多種有效載體、形式,為員工學習營造濃厚氛圍、創造良好條件,打造學習型企業,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同時,也要求全體員工把學習當成一種責任、一種追求、一種生活方式,長期堅持,持之以恒提升自身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
知行合一,就是要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把認識和行動統一起來。在追求“知”的境界中不斷努力學習和實踐,在致力企業發展的“行”的進程中不斷加強學習、不斷總結經驗,以知踐行,以行促知,在培養高素質、高技能員工的基礎上實現工作高質量推進、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品牌形象
司徽
標識由公司漢語簡稱“中國中鐵”與英文簡稱“CREC”構成, 采用象征科技和高遠的藍色為標準色。經緯交織的地球背景,展現了公司的全球視野和戰略眼光。端正、剛健的“工”字既型如堅實的鋼軌,承載著輝煌厚重的歷史,又勢如擎天的建筑,昭示著蒸蒸日上的未來。
司歌
開路先鋒司歌

司旗
品牌宣傳語
中國中鐵 永遠的開路先鋒:歷經滄桑而初心不改、飽經風霜而本色依舊,從開啟中國鐵路建設先河,到勇立國家基建領域潮頭,從建設新中國屢立功勛,到奮進新時代奔向輝煌,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上,中國中鐵是永遠的開路先鋒!
企業文化理念片
百年淵源
1894年4月11日,中國第一個橋梁制造工廠——山海關造橋廠正式誕生。此后,以山海關造橋廠為骨干的中國中鐵早期隊伍成為中國民族工業的先行者和鐵路建設的開拓者,開啟了中國鐵路建設事業的先河。在中國中鐵一百多年的歷史源流中,還有一大批像中鐵山橋一樣的企業和鐵路建設隊伍,不斷為中國早期民族工業和鐵路建設做出貢獻,并伴隨著歷史的演進,陸續發展成為中國中鐵的主體力量,匯集成為中國鐵路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的中流砥柱。
山海關造橋廠成立后,又參與了京榆鐵路的建設。1898年10月,參建的京榆鐵路延伸至奉天(今沈陽),改稱關內外鐵路,1907年8月改稱京奉鐵路,1912年京奉鐵路全線通車。山海關造橋廠從1905年9月開始,參與了由詹天佑主持、中國人第一條自行設計施工的鐵路——京張鐵路的建設,為京張鐵路制造了全線鋼橋。京張鐵路于1909年10月2日通車。這一期間,山海關造橋廠開始探索生產道岔轍尖等產品,1912年制造出中國第一組鐵路道岔。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中鐵早期的產業工人還在黨的歷史和工人運動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1921年,中國共產黨“一大”召開后,黨中央先后派楊寶昆、鄧中夏、王盡美等同志到山海關鐵工廠領導工人運動,其中,王盡美以鐵工廠工人身份于1922年9月建立了黨小組。1922年10月4日至12日,組織了震驚中外的京奉鐵路工人第一次大罷工,并取得重要勝利。
20世紀30年代,修建成渝鐵路時的成渝鐵路工程局,新中國成立后改組為西南鐵路工程局,是中國中鐵所屬的中鐵二局、中鐵五局的前身;20世紀40年代修建寶天、天蘭鐵路時的隴海鐵路局寶天工程段,新中國成立后,改組為西北鐵路干線工程局,是中國中鐵所屬的中鐵一局的前身;解放戰爭初期成立的東北鐵路工程總隊是中國中鐵所屬的中鐵三局、中鐵四局的前身。這些中國鐵路建設的開拓者,為中國早期鐵路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第二野戰軍、第四野戰軍、華北野戰軍等上萬名官兵加入了鐵路建設大軍,接管了已有鐵路管理人員和施工隊伍,組建成為新中國的鐵路建設隊伍,成為中國中鐵的骨干力量。
1950年,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國家為了打通西南交通要道,黨中央批準修建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1950年6月,在成渝鐵路開工典禮上,鄧小平、賀龍等老一輩革命家授予中國中鐵建設者“開路先鋒”旗幟。經過2萬多名建設者連續兩年的艱苦奮斗,成渝鐵路于1952年7月1日正式通車。毛澤東主席親筆題詞“慶賀成渝鐵路通車,繼續努力修筑天成路”。
1950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工程總局和設計總局成立,1958年合并為鐵道部基本建設總局,1989年7月1日成立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2000年9月26日與鐵道部實行政企分開,2003年5月后隸屬于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2007年9月12日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獨家發起設立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2月3日和12月7日,中國中鐵分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成功上市。2017年12月由全民所有制企業改制為國有獨資公司,更名為中國鐵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12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中鐵及全公司廣大員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南征北戰、風餐露宿,歷經滄桑變遷,擔當民族脊梁。先后修建了成渝鐵路、成昆鐵路、寶成鐵路、京九鐵路、青藏鐵路、京津城際、武廣高鐵、京滬高鐵、哈大客專等百余條鐵路干線。同時,還建設了北京地鐵、天津地鐵、武漢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秦嶺隧道、大瑤山隧道、京珠高速公路、連霍高速公路、北京站、北京南站、坦贊鐵路等一大批創造歷史、開啟未來的精品工程,推動和見證了中國鐵路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
1898年制造的鋼絎梁
十九世紀一二十年代的工友合影
十九世紀初的廠房
十九世紀二三十年代道岔廠房

- 2022-07-01集團公司舉辦新《安全生產法》...
- 2022-06-22集團公司召開大商務管理體系建...
- 2022-06-15集團公司開展“喜迎二十大 檔...